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这句话让苏沉照一直记到现在已经成为朱厚熜之后的这么多年。教育能够决定一个国家人民的整体素质,而民众的素质,又决定了这个国家将如何发展,将走向何方。
再好的改革措施,再好的规划方案,最终都是要依靠人民的。所以教育至关重要。朱厚熜觉得,即使不能达到全国人民没有文盲的目标——这是连新中国都没能达成的——起码也要让民众知荣辱,明事理,守法纪。
可是,教育,本质上是一个花钱的事业。电视上曾经报道过义务教育每年要投入的巨额资金,朱厚熜还是有印象的。新中国可以负担得起,但是大明朝可负担不起。人口虽然没有那么多,但是生产力水平却也是远远比不上的。
再加上贪污腐败在这个时代根本就是光明正大,如果真的推出了义务教育,那就一定需要先整风,搞一搞廉政风暴,然后才能让这个措施实行下去。否则,投入再多,只能是养肥了那些蛀虫们罢了,朱厚熜可不愿意干这样摆明了是扔钱的事情。
而如果收费,那和明朝现在的教育又有什么不同?不就还是私塾,不就还是官学么?教育的普及永远都只能是空谈和妄想。
所以这么看起来还是需要先发展国民经济了?朱厚熜寻思着,手中的笔无意识的在纸上划来划去,一大张好好的雪浪纸就这么浪费掉了。
说起来,虽然朱厚熜能把安陆搞得还像那么回事,可那毕竟只是一个小地方,小城市。现在朱厚熜面临的可是整个一个国家,不论是工程量的大小,情况的复杂程度,状态的多变,不定因素的多少,都不是一个小小的安陆可以相比的。
再说了,中国不可能由简简单单的商业撑起来。中国是这么大的一个国家,工农业如果不能发展起来,要实现经济振兴着实是很难的。
最关键的还有心理压力。安陆的试水,如果不成功那也就算了,没有什么大的影响。最多也就是他自己赔了,再挨当地老百姓的口水罢了。可是现在他面临的是一个堂堂皇皇的大明朝,幅员辽阔的中华帝国。如果真的不幸失败了,那就不是一点两点的损失了,严重的话那将会是亡国的灭顶之灾。
把国民经济搞上来,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,但是具体要怎么做,从哪个方面入手,这还需要仔细的想,认真的推敲。制定一个完备的计划,准备好应付各种风险和失败,考虑到能够对经济产生影响的一系列因素。这些都有了准备之后,才能说,正式的实行这个改革。
有人说,戊戌变法即使没有慈禧太后,也多半会是失败的,就是因为光绪皇帝他们一群人,其实就是空想家罢了。没有完备的规划,就贸然的开始了改革,即使能够成功,也是侥幸而已。朱厚熜对这个看法不置可否,但是他必须承认,这个说法有值得他借鉴的地方。
明朝开始有了资本主义萌芽,朱厚熜也已经看到了这一点。但是资本主义就真的能够在中国发展起来么?先不说中国思想当中重农轻商的理念,单就经济危机这一项,就能够让朱厚熜望资本主义而犹豫好长一段时间的了。如果没有避免经济危机的办法,朱厚熜大概是不会放任资本主义发展的。
而中国始终都是一个农业大国,在这个时代,商业终究也是个辅助罢了。人口众多,并不只是意味着劳动力多,战斗力强大。这还意味着,需要养活的嘴巴很多。
粮食问题始终是困扰着中国的一个大问题,即便是后世已经有了杂交水稻,高产小麦,三农问题不也同样也仍旧是中国关注的焦点么。
到了朱厚熜这里,他当然也不能摆脱掉这个问题。现在的明朝,不要说奔小康,先解决温饱问题再说吧。
所以想到这里,朱厚熜有些沮丧的发现,似乎他的一切设想都是空的。在他能够保证全大明所有人都能吃饱穿暖之前,考虑经济体制改革,教育普及或是政体改良,都是不现实的。
那么。似乎需要从农业入手了?这终于算是和他的专业挂上钩了,也有他能够发挥才能的地方了。朱厚熜兴致勃勃的拿起笔,却发现手下的纸已经墨黑一片,完全不能用了。身边站着的宦官机灵的换上了新纸,他这才提笔写起来。
苏沉照是个应试型人才,变成了朱厚熜,他也不可能忽然之间就拥有了强大的动手实际操作能力。只不过,农业这一块儿,基本上理论指导他做到了就可以了。实际操作,还是要靠农民伯伯们呀。
朱厚熜相信中国人民的智慧,即使只有小小的提示,他们也是能够揣摩出符合现在国情的方案措施的。
间作套种对于现在的农民们接受起来可能还有些难度,不过或许上试验田会起到带头和示范的良好作用,这个他可以设计出更详细的计划。
轮作也是增加产量的好办法,只是需要提供种子,同时,北方的很多农民对于种水稻并不怎么乐意,而且他们或许也的确不会。
高产的粮食品种需要大范围推广,现在土豆已经传进来了,但是种植的人还并不多,玉米也遭遇了同样的情况,不过记得西北很适合种这两样作物,外加还有红薯。
棉花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农作物,可惜新疆现在不是明朝能够插手的,朱厚熜记得新疆很适合种棉花的,现在也只能望着那边的大片疆域流流口水了。
冬小麦的问题,朱厚熜只记得当初俄国的科学家是用了鹅观草和小麦杂交,才产生了高产的小麦,或许让人研究一下,试着杂交几代,就能有结果了。
至于杂交水稻,朱厚熜真的是没辙了,他对于杂交水稻一点也不了解,大概也只有在南方多种几季水稻比较现实。
或许经营几年,就可以划分产区,然后各自种植适宜的作物了。有些地方是很好的油料产区,但是并不适宜粮食作物的生长,这些情况都要考虑到。
朱厚熜在纸上写着,把他能想到的地方一条一条都列出来。今晚可以让王守仁进宫一趟,把这个交给他,他自然能选择适合的人,在更换年号之后上书。到时候朱厚熜只要顺水推舟,准了这个折子,王守仁便是掌管户部的,把政策变为现实绝对不会是虚言。
或许他能够再补充一些什么?朱厚熜想起了当年那个总能举一反三的王先生,在思想理论上他能做到这一点,就不知道在农业生产上他有没有什么见解了,这些年他算是一直在基层工作,也应该有一些心得体验吧。
宫闱腐败
看着纸上写好的东西,朱厚熜感觉还是比较满意的。更加理论和现代的东西,在现在的小农社会已经是用不上了,也不一定就适合,所以这样也就差不多了。
旁边的太监很是伶俐,看着朱厚熜搁下了笔,就马上接了过去,洗好挂在笔架上。
洗笔是朱厚熜的一个小毛病,从现代带过来的,学画国画的时候养成的习惯。在安陆的时候,朱祐杬派去服侍他的小太监过了很久才算是形成了习惯,在他搁笔之后就洗笔。可没成想,这才来了京城几天,这么一个挺眼生的太监就这么机灵的会洗笔了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偶像说我渣了她(gl)+番外 品仙 灵玄吟 铁剑栖凤(上) 铁剑栖凤(下) 一人之下 昔年(铁剑栖凤番外) 且尽眼中欢 平安的重生日子+番外 难舍 晓星映月 君王 顾小姐追妻记gl+番外 如魔似幻 情关(倚风望云番外) 情环(什么什么36记番外) 逆天魔妃要上位 食指大动gl 归途(铁剑栖凤番外) 戏君入怀
长坂坡,刘封单骑救下义母糜夫人,团结蜀汉二代后辈,改变被赐死的结局。老书新三国策大秦之小兵传奇强秦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,完本人品保证。书友群34763914。VIP全订群770916846,需验粉丝值,先加上面那个书友群发下全订粉丝值截图,不发进不去全订群,感谢配合(正经人群,不定期番外福利)如果您喜欢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,别忘记分享给朋友...
谁说穿越后宫就是圣宠不衰六宫无妃的幸福生涯?她保证不打死他!过来,朕不打你。放屁!渺渺,过来朕抱。谁信!苏渺,再不过来打断你的狗腿!皇上~~~苏渺一睁眼就是冷宫的四堵灰墙,简直凄凄惨惨戚戚!为了保住她的腿,只好狗腿的腻在皇帝陛下身边,惹得众人纷纷嫉恨白眼,直骂妖妃。可惜皇帝陛下不知怎的就宠上了这个冷宫弃妃,明明一开始恨不得将她千刀万剐,如今却大有昏聩独宠的意思。前朝后宫无不盼着她失宠的那一天,可是等着等着她似乎就此长盛不衰了!等他们反应过来,哪儿还有什么后宫啊?六宫粉黛,就剩她一人了!1v1,身心干净如果您喜欢弃妃翻身皇上,娘娘又有喜了!,别忘记分享给朋友...
本来只是一缕孤魂,没想到竟然可以重生。这样也好,自己可以过自己想要的日子。父母之命,真是难办,不过也罢,待到一定的时间,应该可以了。怎么回事要自己去读书,还有一个叫祝英台的女子,据说还是自己的堂姐,不是吧!明明不该有所纠结的,那个人与她无关的,可是既然已经这样,反正只是一个男配,救他又何妨,自己也只是多了一个知己而已。不,不是这样的,怎么和剧情太不一样了,这是怎么回事,搞了半天,原来只是架空。此文纯属本人yy,文笔也许不好,但是看着本人只是个新手的份上,请多多指教。第一次在起点发文,请见谅。如果您喜欢穿梁祝做女夫子,别忘记分享给朋友...
关于他是心头雪茫茫如白首简长晴知道傅念琛心里住着一个女人,一个他爱了八年的女人。可是简长晴不知道,傅念琛对她说的那句你好,傅太太,不是孽缘的开始,而是八年相思的终结。...
这是一段热血的旅程…来和我一起瞧瞧吧!如果您喜欢从神雕开始的诸天之旅,别忘记分享给朋友...
请问白先生一个问题,当初您为什么要选择公布超越时代性的作战机甲?为了保研!啊,只是为了保研吗?那不然呢,还会有其他理由?这个答案,真是让我没有想到。大学没有好好学习,考研肯定是考不上的,家里面又催着要更好一点的学历,社会这么内卷,就只能保保研这样子啦。在接受某大型电视台采访时,白凡如此朴实无华的说道,他没什么梦想,梦想就是一条咸鱼,一条充满科技的咸鱼。如果您喜欢为了保研开局公布作战机甲,别忘记分享给朋友...